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23天后,总票房突破25亿,并在美国、新西兰等地引发观众共鸣。这部电影以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为主题,却遭到部分日本右翼势力的攻击,被指责为“仇恨教育”和“虚假宣传”。这种反应揭示了日本右翼势力对二战侵略史实和日本帝国主义罪行的否认配资网站推荐,以及日本国内从历史修正主义到“历史否认主义”的错误史观仍然存在。
历史修正主义通过重新诠释历史记录来推翻已形成学术共识或社会共识的历史观点,争夺历史解释权。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早在1955年便有抬头之势,隐瞒侵略事实、美化战争罪行的言论时常出现,并在安倍内阁时期达到顶峰。安倍急于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施政目标,甚至曾表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和国际上都还没有定论”。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言行越来越趋近于“历史否认主义”,即出于各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歪曲、忽略、回避、销毁历史事实,甚至捏造历史。“历史否认主义”强调刻意、有目的地捏造历史,而不是淡化或修正史实。战后日本部分右翼一直试图弱化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包括将“30万人遇难”改为“10万人(或以下)遇难”,或将其命名为“南京事件”以产生混淆,甚至直接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从《南京!南京!》到《南京照相馆》,借攻击影视作品来否认侵略屠杀历史的现象在日本越来越多。
日本社会错误史观的升级和演进一直在进行,值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2014年1月,自民党在政治方针中明确提出,“为了让民众对日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抱有自信而不是陷于‘自虐史观’,有必要对教科书的编写、审核、选择提出适当措施。”目前,日本主流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行为描述存在大量篡改和刻意隐藏。在一些自民党的极右翼政客眼中,“编写”等于捏造,“审核”代表歪曲,“选择”意味着忽略。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历经50多年的风雨,两国关系在波折中不断前进。这份成果需要两国共同维护,唯有如此,才能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共同筹划区域发展。前提条件是日本承认并正视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日本不应回避直面“南京”的机会,而应以《南京!南京!》《南京照相馆》这些影片的传播为契机,直面历史、纠正错误。这不仅是对二战期间惨遭杀害的中国人民英灵的告慰,也有助于提升日本在国际层面的形象。
当下是一个纠正日本国内存在的错误史观的重要时机配资网站推荐,考验着石破茂政府的历史眼光和政治高度。石破茂曾表达过,今后将朝着达成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和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这一大方向前进。《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文件明确了日本的战争责任,要求日本把从中国所窃取的领土包括台湾归还中国。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容挑战的胜利成果,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希望日本能以切实的行动扫清右翼势力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史否认主义”阴霾,还历史以公正。
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